叶圣陶的教育改革思想
                叶圣陶的教育改革思想
    从某种意义上说,叶圣陶教育思想是“20世纪中国教育改革的一面镜子”,客观地评价和研究叶圣陶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活动,对于21世纪的中国教育改革,特别是素质教育改革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德育思想
  叶圣陶在他70多年的教育教学生涯中,始终高度重视德育,不仅写下了许多对青少年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文章,还在大量的教育教学著作中常常论及德育。他的有关德育方面的论述和经验,明显地继承了我国传统的道德文化和德育传统,同时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创新精神,深刻地揭示和反映了我国德育的基本规律,为我国的德育理论建设作出了特有的贡献。他的德育思想主要涉及到目的、内容及实施途径等方面。
    德育的目的
  叶圣陶不是一味地谈德育的重要性,而是从德育与现代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关系上,精辟地论述了德育的重要意义和根本目的。他认为,教育的意义和目的就是使受教育者学会“做人,做社会的够格的成员,做国家够格的公民”。在科技、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化时代,在我国实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叶圣陶认为,“做人”的教育非但不能削弱,相反更应该适应时代的要求,不断加强和改进。他进而提出,要“使每个人成为社会主义社会合格的公民”。然而,叶圣陶不是撇开教育的大系统来孤立地论述德育的重要性,而是借助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的各自作用来最终实现德育的总目的。
   德育的内容
  围绕着“做人”的德育总目标,叶圣陶从政治方向、人生观、道德行为三个层面,提出和建构了德育的基本内容。在对青少年进行政治方向教育中,他突出强调两点,一是加强“争取民族解放的教育”,二是进行“发扬民主精神”的教育。
  在人生观教育方面,叶圣陶认为,一个人形成什么样的人生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他的整个思想品德以及整个人生的发展,因此,早在1919年,他就指出,学校教育要使青少年学生养成“新的人生观”。之后,他还曾撰《教育与人生》一文,对新的人生观的教育内容作了界定:一是“认识自己”,二是“革新自己”,三是“成就自己”。在人生观教育中,叶圣陶特别注重对学生的人生理想教育,他指出:“人不能没有理想,没有理想只能糊糊涂涂地活下去。”在对青少年的道德行为教育方面,叶圣陶说:“德育不应该是挂在口头的语言,写在纸上的文章,而该是贯彻一切行为的态度和精神。”他对学生的道德行为教育,又反映着时代精神,结合学生实际提出德育基础性的命题,即从“做合格的现代中国公民”这一基本观念出发来对学生加以培养,使学生努力做有益于社会的事,并且必要时“舍小我为大我”,使学生在实现个人主体价值的同时,更加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德育的实施途径
  有四条原则和方法可以帮助德育目标的实现。一是主体性。叶圣陶认为,受教育者决非是被动接受的“空瓶子”,而是活动的主体,是学习修养的主体。为此,德育必须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教育者要平等对待受教育者。在教学中,首先要少讲多引导,致力于启发学生自我转化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其次要了解受教育者的生理、心理特点,针对他们的生活和思想实际进行教育。再次要着力培养学生辨别是非和自我修养提升的能力。二是实践性。叶圣陶认为,“为人之道”,贵在“为”,在实践。“品德教育重在实做,不在于能说会道”。他主张学生要广泛参与各种有公益的社会活动和有助于提高德行的实践活动,仅此还不够,还要加强对学生的评价,切不可流于形式主义。三是整体性。叶圣陶认为,以生命为对象的教育“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德智几方面是无法截然分开的”。他强调:“各科教师均负熏陶之责,不以教某科为限,易言之,教习某科为教学工作,熏陶善诱为教育工作,身为教师,应宜教学与教育兼任也。”当然,德育还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的密切配合。四是师表性。身教重于言教,叶圣陶认为:“教育的道理多端,教育的方法各式各样,而‘身教为先’总归是最重要的一条。”身教必然要求教师要“为人师表”,他很早就说过:“我认为自己与学生是同样的人,我过的是与学生同样的生活;凡希望学生去实践的,我自己一定实践;凡劝诫学生不做的,我自己一定不做。为什么要如此,无非两句老话,叫做‘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养成习惯教育思想
  提出“养成良好习惯”的主张,几十年来不断坚持和发展这一主张,从而形成比较完整的、系统的养成习惯教育思想,应当说首推叶圣陶。
  养成习惯教育思想是叶圣陶教育思想的一个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它自始至终都贯穿于其教育思想之中。他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的说,只需要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习惯。德育方面,要养成待人接物和对工作、学习的良好习惯;智育方面,要养成寻求知识和熟悉技能的良好习惯;体育方面,要养成保护健康和促进健康的良好习惯。咱们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就是要使学生养成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生活的一切良好习惯。”那么,良好的习惯是怎样养成的呢?
  叶圣陶认为,一是要加强实践。叶圣陶说:“养成好习惯必须实践。换一句话说,那不仅是知识方面的事,心里知道该怎样怎样未必能养成好习惯,必须怎样怎样做去,才可以养成好习惯。”同时,他告诫青少年学生们,有两种习惯千万不要养成:“一种是不养成什么习惯的习惯,又一种是妨碍他人的习惯。”这两种坏习惯要不得,一旦发现,要用“随时强制”和“随时警觉”的方法加以改正,直到养成好习惯。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亏。二是从小事做起。叶圣陶认为,要做国家的合格的公民,养成“为公”的良好习惯,就必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叶圣陶是语文教育大家,他的养成习惯教育观更多地体现在语文教育中。他认为,要学好语文,至少要养成这些好习惯:一是自学习惯;二是阅读习惯;三是写作习惯;四是听说习惯。
   三、导学自学教学思想
  叶圣陶在总结长期以来的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理论体系——导学自学教学思想,其核心内容为“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该思想继承了我国古代教育理论的优秀遗产(孔子的“启发”思想,孟子的“自得”之道等),融会了当今世界先进的教育理论(如“学会学习”、“终身教育”等),革新了我国的教育思想,丰富了我国的教育理论宝库。
  怎样实现“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目标呢?叶圣陶认为,“教就是引导学生学”,最终达到学生人人不需要教而能够自学的目的。遵循这一思路,叶圣陶强调,在进行“引导自学”教学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主要包括——激发兴趣。叶圣陶认为,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仅靠他们自学是学不好的,因此,必须在教学中激发他们的自学需要,一要“善于利用科学本身固有的趣味”,“让学生完全了解这个功课是什么,有什么用处”,“让学生喜爱这个功课,觉得其乐无穷”;二要“在指导学习之中使学生受到鼓励”,这一点有助于兴趣的保持,有利于主体性的发挥。
   启发诱导。叶圣陶说:“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无论教什么,都要让“学生先思考一番”,未必一味地讲解,主要是“领导他们共同讨论”,开动脑筋。另外,教师要设计好课堂提问,“问这问那问个不休,不一定都具有启发作用”。
   因材导学。学习的主体不同、材料不同,学法自然也就不同。因此,必须根据具体情形进行学法指点。一是从总体入手,“鸟瞰的讨究”,接触对象之初,先整体上指点一下学法,“譬如走路,先经指导,免得东转西回”。二是随机点拨,使学生在指点中得到领悟,“亦即于不知不觉之中学会遇到任何书籍文篇,宜如何下手乃能通其义而得其要”。三是从教材入手,使学生得到“必要的范例”,“最要紧的是引导学生能举一反三:‘一’是课文,‘三’是自己阅读东西。自己能不靠老师阅读书报,得到正确的理解与体会”。
   学以致用。前提是学生要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必须使种种方法成为学生终身一以贯之的习惯”,这样学生才真正具备自学的能力。而“养成好习惯必须实践”,因此,教师在“引导自学”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实践,加强实践环节的组织和引导。“运用种种方法,使学生能够把所学的东西化为自己的东西,能够‘躬身实践’,能够学以致用,持之以恒。”
   正确评价。“引导自学”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因此,必须实施正确的评价,才能促成目标的实现。不要光看应对考试方法是否正确有效,还要在实际的学习、活动和生活中,看学生是否能够“把所学的东西真正消化”。评价教学,“要看老师是不是善于启发学生,引导学生,要看效果如何,学生是不是真有所得”。这样的评价,才有利于教师积极地去追求“引导自学”,才有利于学生“向自学方面不断进展”,培养“处置未来”的创造性人才。
  以上仅仅是对叶圣陶教育思想的部分论述。其实,他的教育思想涉及到教育领域的方方面面,不仅就教育的价值和目的、过程和本质、教学的原则和方法、教育与人和社会的关系、教师的素养和作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宏观教育问题作了深刻的探讨,而且从学科教育角度对语文教育学进行了完整而系统的论述。叶圣陶还指出,教育改革是综合系统的改革,教育和社会本当互相适应,脱离了社会,教育便失去根据。中国教育改革是本质精神的改革,教育的本质的改革尤其紧要。教育要为全社会而设计,要为训练成对社会做点事的人而设计;教育决不能为挑选少数选手而设计,结果使这些选手光荣显耀,站在众人的头顶上,伸出手来,收授众人的供养。教育的根本价值和目的是“育人”,是培养“自觉的、自动的、发展的、创造的、社会的”现代中国人,是“使学生能做人,能做事,成为健全的公民。全面发展的教育包括五个组成部分,就是智育、基本生产技术教育、德育、体育、美育,目的在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也就是“培养社会的成员,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全面的发展”。学生决非“空瓶子”,等着“揭开瓶盖,把各种知识、各项道德条目装进去”;“学生是主体”,是“有生机的种子,只要给予适宜的培育和护理,就能自然而然地长成佳谷、美蔬、好树、好花”。
                  (作者:耿红卫   本刊采用时有所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