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物理工作总结
                2012届高考物理工作总结
               备课组长  阮建军
   在学校和年级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原高三11名物理教师奋力拼搏,2012年高考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
   开学初,我们全组老师共同研究考纲,明确了以下内容:
   今年物理仍然在理科综合中出现,但是分必考和选考两部分。①必考内容为必修物理1、物理2、选修物理3-1和3-2四个模块,要求所有考生必答。必考部分8个选择题,2个实验题,2个计算题,共计95分。②选考内容为选修物理3-3、3-4、3-5三个模块,要求考生从中任意选做一个模块的试题,但不得跨模块选做和多选多做。选考部分1个选择题或者填空题,1个计算题,共计15分。③命题特点:必考内容不受模块局限,四个模块的知识内容打通,融会贯通;必考内容不会出现选考模块内容,三个选考模块的内容之间不横向联系。试题只涉及本学科内容,不跨学科综合。新课程背景下考试说明明确了高考物理将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高考物理要考核的能力主要包括: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
  结合高考考纲和新课程改革的特点,在高三下半年,物理组从以下八个方面进行了认真备考:
(一)明确高考特点,进行有效复习。
  从考试说明和高考试卷整体来看,高考的要求是全面的要求。不同档次的题目比例规定为3:5:2。20%难题是高考要求,30%容易题也是高考要求,50%中档题更是高考要求。高考终究是大众化考试,那部分生题,只属于20%的难题里的。它们在卷面上占的比例很小。难题的定义就是得分率很低。所以试卷的主体和得分的主体,都是不太难的题。难题,本来就占得分不多,它是为了对特优生产生区分作用的。年年进行试卷分析,分析的结果,概括成一句话,就是难题得的分少,不难的题丢的分少。试卷的主体,80%是中低档题,是不太难的题。而且,这部分题得分率比较高。所以,学生所得分的主体,也是来自于不太难的题。换句话说,高考选拔和区分的功能,主要也是由不太难的题承担。考生想提高成绩,必须走不难的题少丢分的路。这是有自己特色的路线。总复习的过程中要牢牢把握住:提高中低档题的正确率,是主攻方向。
(二)准确定位目标,提高复习效率。
  要分析学情,把握自己学生的总体能力水平,习题难易程度、能力要求等应该适合自己学生的实际,量力而行,切忌盲目拔高。不应该把复习教学的要求定位在少数尖子学生身上。
(三)强化答题训练,提高应试能力。
  注重审题、答题规划、格式与表述等三方面的训练,提高应试能力。
(四)重视基础与训练。
  精选习题,不要让复习资料牵着鼻子走;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练习,不要以老师是否讲过作为评价自己复习效果的标准,而要以学生掌握程度作为标准。
(五)抓住典型问题,突破复习难点。
  学好物理除了要理解物理概念,记住物理规律并会解决一般问题之外,还应掌握一些典型问题的解决。因为典型问题的解决可以反映学生的物理思维品质,是物理高考中的热点问题。在掌握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对典型问题能理解掌握,对解决物理高考中的难点问题是有好处的。
(六)注意强化典型方法的训练。
  对于典型问题的解决方法,我们常常注意为学生归纳总结,但要使学生真正掌握典型方法还需进行强化训练。强化训练的途径有重复、变式训练、口诀、运用图表、符号等。
(七)重视实验的复习。
  一轮复习重点是实验原理的分析;二轮复习重点是仪器使用、实验步骤及数据处理;三轮复习重点是实验设计。
(八)回归课本。
  课本是物理知识、规律、方法最科学的载体,第二轮复习再次回归课本,就是去重温重要概念的形成过程,重新“品尝”重要规律的产生过程,对学生的建模能力、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就会站在新的制高点上。同时,课本习题是为巩固学习效果而安排的作业,是巩固新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培养良好思维品质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它肯定也是命题者首选的知识载体和思维模块。每年高考题都能找到课本上的原题,或类似题、克隆题、衍生题。我们的老师应充分认识到课本题的重要性,挖掘其潜力,这也是高考成功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