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佳作——人生因沉潜而精彩

人生因沉潜而精彩
楚天快报 2013年04月17日
  襄阳市五中高二(30)班 张文涵

  那是谁,与孤影为友,静心沉潜在充满诱惑的世界一角?那又是谁,与寂寞为伴,执著前行在布满荆棘的梦想路途?古往今来,每位成大业者取得成功之前,皆是卑微弱小角色,使他们从芸芸众生中崭露头角,乃至脱颖而出的,正是他们的沉潜精神。

  著名评论家钱理群先生,在他花3年时间倾心撰写的《梦话录》中提出一个观点,他认为,年轻人都应该潜心静气地去追求梦想,追求理想主义。

  心高气傲的他,始终牢记恩师——北大教授王瑶对自己的谆谆告诫“不要急于发表文章”,埋头潜心治学。于是,从1960年立志成为学者后的25年里,他躲进书房一隅,与书卷为伴,直到1985年才发表了自己的首篇作品。随后,一系列学术文章刊载发表,让他骤然异军突起,并很快成为业内翘楚。为了一个梦想,钱理群竟沉潜25载。

  再如学界昆仑钱钟书先生,在潜心治学方面无疑堪称又一典范。他少负盛名,却从不为名利所动。他数年来潜心于书海,致力于学术。无论是游学于海外名校,还是闭门于自家书斋,始终沉潜如一。正是这种忘我沉潜的精神,使钱钟书先生在学术界的地位愈发不可撼动。三年五载不闻其声,每一鸣则震惊学界。晚年的钱钟书更是耐得寂寞,不出席任何公共场合,并拒受任何媒体采访,惟潜心治学依旧,丰富涵养依旧,留下了诸多流传后世之作。

  由以上事例不难看出,沉潜是必不可少的,即便在凡事要讲“速成”的当今社会也概莫能外。你可知道,在闪耀着镁光灯的“星光大道”舞台后,有多少怀揣音乐梦想的热血青年,憧憬着让世界听到自己的声音?他们曾经在不知名的小酒吧里、在寻常巷陌里,独自一人轻吟浅唱。周遭,或许有掌声,有鲜花,抑或有冷嘲,有热讽……无论面临怎样的不堪境地,他们的自我坚持却一直都在。

  对于那些音乐人或歌者,这样的经历无异于一笔宝贵财富,既为日后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也为自己的音乐创作注入了不竭的动力。台湾音乐人袁惟仁便是如此,他耐住寂寞,创作不辍,努力积攒力量,最终爆发自己。成名后的他回忆自己的沉潜时期:“那段时间陪着我的只是一把吉他和一堆高高的寂寞,而那时的心境却是无法比拟的恬淡。”

  人生便是这样,若想一鸣惊人,我们必先沉潜,蓄势借力,使自己拥有强大正能量,尔后顺势爆发,顺利抵达人生成功的彼岸。心浮气躁者,定然达不到此等境界。正如企鹅,在上岸之前先深深地潜入海水中,借助水之力迅猛跃出水面,顺利登岸。企鹅尚能如此,何况人乎?
                                          指导老师:闫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