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炼,青蓝工程塑造新名师

锤炼,青蓝工程塑造新名师

——百年名校襄樊五中“跨越”系列报道之四

学校领导为名师授牌

本报记者 陈昌东通讯员 杨立军 李震海

  2002-20087年时间里,襄樊五中为清华、北大、中科大、香港大学等名校输送了近400多名高素质人才(其中112人考入清华、北大),全省领先,遥居全市第一;近年来培养出11名全市文理科状元;文理科高考高分率、重点大学上线率(50%左右)、本科上线率(90%)、升学率(100%)在全省名列前茅,在全市遥居第一。这些成绩的取得与襄樊五中强大的师资队伍是分不开的。

  以老带新,实施青蓝工程,青年教师新人辈出。

  襄樊五中现有在岗职工340余人,专职教师280人,其中特级教师10人,高级教师120余人,有国家、省、市级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140余名。如此多的优秀教师,与襄樊五中多年来坚持培养名师队伍,大力推行青蓝工程是密不可分的。新五中更是传承发扬了一贯的师资优势,利用新校区的环境优势,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

  在新校区,学校为青年教师制定了详细的培训方案,成立了校青年教师培训讲师团,定时给青年教师授课和辅导帮助。同时,实行老带新的青蓝工程,制定了《襄樊五中老带新制度》。学校给每个青年教师配一个老教师当师傅,进行手把手地传、帮、带。老教师深入青年教师的课堂,即时把脉,帮助他们上好入门课、达标课和优质课。

  青年教师范爽2008年从华师大毕业后,安排到高一(10)班担任班主任,他积极向老教师陶坤元拜师,虚心请教,经常让师傅帮他改进化学课教学中的不足。由于师傅认真点拨,徒弟勤奋好学,范爽业务进步很快,加之他住在新校区,从早到晚与学生形影不离,经常对班上学生开展励志教育。他所带的高一(10)班化学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成绩名列平行班之首,直逼奥赛班。

  青年教师赵伟薇去年从市区一所学校调入襄樊五中教语文课,学校安排她向高一年级语文特级教师杨崇国拜师学艺,赵伟薇每周都要请杨崇国听她的入门课和达标课。课后,杨老师及时指出赵伟薇的不足,帮助她及时改正。功夫不负有心人,赵伟薇的教学水平提高很快,她所教班的语文成绩名列高一平行班第一。

  通过努力,新五中的青年教师都已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已有一大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傅雪青等20多名青年教师荣获省、市优质课大赛一等奖;王合银等一批青年教师荣获市十佳教师、师德模范等称号;纪宏涛等一大批青年教师论文和课件等获省、市一等奖;刘静、卢琴2名青年老师包揽2007年全省英语演讲大赛中全市两个省一等奖。

  师德楷模,发挥名师效应,老教师甘为人梯

  新校区建成给五中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建成之初,衣食住行都有些不便,很多老教师家里还有老人、小孩需要照顾。但是为了学校的发展,为了教育事业,为了学生,许多老教师毅然奔赴新校区,每天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周六下午与学生一同回家,周日下午与学生一同到校。学校成了师生共同的家园。学生病了,他们细心照顾;自己的孩子生病了,却没人照顾。舍小家为大家,成了每个教师的生动写照。

  高一(30)班班主任段仁保为了能够安心在新校区工作,在华光社区租了一间房子,毅然把孩子从襄城昭明小学转到位于华光社区的市四十一中小学部就读。在鼓楼商场上班的妻子每天往返于高新区至襄城区的班车上,非常辛苦,以实际行动支持段老师的工作。

  由于新校区实行封闭式管理,整个五中新校区就像一个大家庭,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就像家长和子女的关系,每天午间或晚间,老师都要到学生寝室看看。高一年级主任、26班班主任何清把自家的私家车当公车用。在开学初期,校园医疗设施未完全到位时,他经常半夜用车载着患病学生到市区大医院打点滴。今年3月,高一(21)班来自保康县的学生蔡昀彤生病,班主任杨崇国每天挤时间送她到学校门口的诊所看病,陪孩子打针,让医生误以为杨老师就是蔡昀彤的父亲。

  去年以来,襄樊五中在新校区启动了双名师工程”——教学、师德双馨教师评选,用名师带动群体,在全校教师中开展了创名校、争名师的活动;通过名师的示范作用,大大激发了教师队伍的拼搏意识、学习意识、榜样意识,在教师队伍中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

  主体培训,交流切磋,让教师掌握时代制高点

  在采访过程中,刘道德引用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的一段话告诉记者,“‘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也,有大师之谓也。办一流的学校,不仅要有一流的环境,更重要的要拥有一流的师资队伍。为了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水平,襄樊五中制定了校本培训建设目标,即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学缘结构,稳定骨干教师队伍,造就拔尖人才,培养若干名在市、省乃至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形成和聚集一批有相当知名度的学术创新团队,建成一支整体水平较高、充满活力的适应学校事业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

  学校积极展开了两项主体培训工程:即理论培训——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改革;课题培训——用最科学的研究方法实践课堂教学改革。为全面落实课程标准,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纵深发展,学校还以课改为契机,深入研究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构建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先后有清华博士蒋正荣、疯狂英语李阳、新东方俞敏洪、教育狂人陈忠联、大学教授郭元祥、知名校长吴昌顺等来校讲学,开阔了教师眼界,提高了教师的理论认知水平。同时多次组织中层干部、班主任、教研组长、年级组长、骨干教师到省内外知名学校参观学习。

  通过努力,五中的教师队伍建设已经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形势十分喜人。进入新世纪以来,学校刘道德、谌启刚、张金玉、李惠敏、王静、刘金元、杨崇国、徐德强、刘武清、陈星春等老师被评为特级教师,汪文超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张金玉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王静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李泽贵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省劳动模范称号,李明成被评为市十佳师德标兵、市师德先进个人称号,王立合、李伟才、席瑞华、胡修强、李恒、牛鹏程、李锡林、王合银等老师获市十佳、百优教师、师德模范等称号。60余人被评为省、市学科带头人,75人被评为省、市骨干教师。